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改革开放40年:航空工业洪都接力奋斗写新篇


发布时间:2018-11-19 点击量:

       制造工艺是近现代以来,实现产品功能和设计意图的重要技术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航空工业洪都制造工艺系统沐风栉雨,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用几代人的接力奋斗,在成就企业、成就产品、成就自我价值的道路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绚丽篇章。


 
        井喷:喜看工艺飞跃
        40年前,洪都主要围绕强5、初教6等型号开展批生产交付。改革开放的春风,让科技创新迸发出新的活力。作为与产品并行或适当超前的制造工艺,也随着不同代际的型号研制进程自我迭代更新,围绕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而演变,不断形成自己的核心制造能力,为承担更重大的强军首责重任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洪都钣金零件制造以手工成形为主,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企业引进了先进的蒙皮镜像铣、数控蒙皮拉伸机等设备,大大提高了钣金零件的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机加技术也由车铣钻刨等普通机械加工发展到三坐标、五坐标数控加工中心,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还大幅度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极大提升了公司零件生产的制造能力。热工艺专业包括热处理、焊接、非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材料应用及理化测试等专业。          
       40年来,洪都这些专业都得到了新的发展。热处理专业在原有常规黑色金属热处理和铝合金热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逐步研发新型超高强度钢、钛合金、铝锂合金等新型材料热处理工艺,具备了各项机型的热处理能力。表焊接专业逐步从传统的手弧焊向机器人焊接转化,焊接设备更新,材料更加宽泛,形状更加复杂。理化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了原材料入厂复验、工序间零件制造的质量控制,以及材料、构件失效分析等科研生产任务的测试需求。进入21世纪,洪都复合材料成形工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引进了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及工艺技术,在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积累了较多的工程知识和经验,复合材料应用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飞机装配从主要依托各种工装型架和夹具对零件定位,采用人工集群作业模式进行结构钻孔铆接和调整修配,发展到普遍采用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技术,建立了数字量装配协调工艺技术体系,掌握了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装配过程仿真及内定位装配等先进装配技术,建成了一条国际先进的大飞机机身部件数字化装配生产线,实现了大型组件/段件/部件数字化自动定位、自动钻铆、数字化检测。同时,洪都飞机型号数字化装配生产线正在成型,提升了飞机装配质量和效率。
        随着K8和教8飞机的批产,特设专业测试能力从模拟信号发展到数字信号,测试设备也从手动向自动化设备转变;现在依托新高教的批产,特设专业已具备综合化测试、故障诊断和半实物仿真能力。近40年来,特设专业已具备特设成附件装前测试与修理、集成测试、专用测试设备校准,以及机载成附件及地面测试设备研制能力。在机载产品研发领域,特设专业自行研制了ZKH-1电台转换盒、起落架蜂鸣器、阻抗变换器,以及在当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综合告警器等系列产品。洪都教8、新高教系列飞机装备的全部是特设专业研制生产的机载告警系统。此外,特设专业还承担了洪都导弹线和飞机线多个专测设备的研制,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收益,同时又锻炼了技术队伍。目前,特设专业正围绕综合航电、控制技术、试验保障等开展测试技术研究,建立统一的试验数据管理平台和管理规范,实现试验数据的共享,全面建立三代机机载设备测试能力。


       
 

       思考:总结技术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是一场在党的领导下,持续从思想解放到生产力、生产关系解放的深化过程。回顾洪都制造技术发展的成就,得益于以下基本经验。
坚持以成就企业、成就产品为中心,保持政治担当。优质制造,工艺先行。一代代工艺技术人员牢牢把自己楔入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牢记自己“姓军工,名航空”的使命,学习掌握过硬的技术,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深化过程技术的研究,深度服务于企业的经营、规划、资源配置,以“承接、证明、指导”为价值体现,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然有我”的奋斗姿态,站在企业每个技术提升的关口,有力作为,拉动产品成熟、技术成长,形成核心制造技术能力,保持了忠诚的政治担当。
        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基石,突出能力素质升级。改革开放40年,工艺队伍的学历素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当年的平均年龄40岁、大专学历为主,到如今平均年龄35岁、学历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洪都制作工程部勇于打破樊篱,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在与科研院所和高校、民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通过多岗位锻炼、技术培训等大幅提升了人才素质。
        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走向规范。伴随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依托新型号,洪都制造技术紧紧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更新迭代,保证“先人一步、高人一筹”。一是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冲击过程中,投入研究和应用,保证产品的时代话语权。二是整合形成制造工程部行政体系下,专业抓总、科室对接、总师协同的格局。三是形成严密的工艺专业技术体系,构建了三级专业制造工艺专业技术体系。四是理顺工艺系统二级协调管理模式,打通制造工程部和各制造专业分厂工艺业务上、下流程关系,强化总体策划和分工负责。五是坚持发挥制造工程部技术决策能力,体现工艺的指导作用。六是结合信息化平台,强化工艺体系制度文件的规范,建立起PDM、材料、质量控制文件体系等不断严密的管控手段。
        坚持保有和升级核心能力,适应军民融合。改革在持续深化,在军民融合发展等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制造技术必须在保有和升级核心能力上下功夫。在南昌航空城建设过程中,洪都引进了诸如蒙皮镜像铣等一大批设备;中小锻件业务全部转为外购后,锻造专业集中精力于技术鉴定。随着军民融合深入推进,洪都进一步整合内外部资源,强化装配试飞等核心能力,实现“三个70%”的目标。
        展望:美好未来在奋斗中实现
        新时代新征程,航空强国战略已经成型,善于搏击于时代潮头的洪都人正在历史机遇中阔步前进。俯瞰南昌航空城现代化车间,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洪都 “制造—质造—智造”的跨越,为积累和放大航空制造核心技术而自强自豪。在不远的将来,数字化工艺设计技术、智能化钣金加工等技术不断升级,同时,一批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设备也将在航空城陆续投入使用,各专业数字化生产线将高效服务于产品制造。
       抵达成功的彼岸都需要过程,或是路,或是桥,或是舟,工艺技术就是这一充满智慧和辛劳的“过程”。新一代工艺人将在航空报国的奋斗之路上写出更丰饶、更壮美的新篇章,支撑新洪都在新时代书写出勇于担当的新画卷。





开源股权投资有限公司重点对航空、文旅、健康、科技、物流、安保等行业领域展开股权投资,打通产业上下游,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产业化商业模式,实行集团公司多元化的投资发展。同时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合理分配资源配置,依托三大产业,发展六大行业,带动九个专业,优化产业结构,挖掘企业市场潜力,带动企业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